當前位置:首頁 / 本地資訊 / 遼源文學 / 正文

思想有深度,文學才有力度

      有的作者不缺生活積累,他們常年固守在生活的黃土中,像農(nóng)民一樣苦作耕耘,其中不乏高產(chǎn)的能工巧匠,卻難得有更高水平線上的突破。不少作品中,有生活,卻無新意;忠實于寫實,卻呆板沒有靈氣;會講故事,卻不會提煉意義;即使能夠讀下去,卻很難再回味;看到的生活是一團麻,給讀者的還是一團麻。對他們來說,有了生活積累卻不一定會有好作品。缺乏足夠的思想儲備,即使是專業(yè)作家“身入”到生活中,由于未能“心入”,同樣會陷入慣性寫作或復制生活的困境,難有大的突破。

      當下文壇思想的貧乏乃至邊緣化,已成為不斷滋長的傾向。文學對思想的疏遠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對過去的文學政治化、公式化、概念化的警覺。政治過多地干涉文學固然有問題,但過度“去政治化”以致疏離思想性,就又釀惡果了,現(xiàn)在重建丈學對思想的信仰應(yīng)是更高層次上的丈學突破的要求,在新的思想高地上去重新?lián)肀顚⑹俏膶W之旅的“下一站”和“又一村”。  

      其實,文學的思想性不同于哲學、歷史學、社會學的思想性。文學的思想性是與作家的生命情感體驗、藝術(shù)直覺以及作品的藝術(shù)形象融化為一體的??隙ㄒ徊孔髌返乃枷雰r值的同時也意味著對其藝術(shù)價值的肯定。作家的思想秘密就隱藏在“怎么寫”、“寫什么”的藝術(shù)話語中。愈是偉大的作家、偉大的作品,其思想性與藝術(shù)性的融合度愈高,而且,在這種融合中,其思想性的生命力往往占據(jù)更突出的地位?,F(xiàn)代作家中僅就審美感覺的細膩、文筆的優(yōu)美、生活積累的厚實、學問的專精等而言與魯迅相當甚至超過者不乏其人,但卻無法與魯迅媲美,其原因就在于魯迅作品思想的深刻性無人比肩。

      在一些人眼中,這個時代一切服從并依賴經(jīng)濟,對思想的需要已不那么迫切了。的確,在一個社會沖突緩和、相對穩(wěn)定發(fā)展時期,文學會喪失它在攫取社會題材方面的新奇感和震撼力,  因而易于“棄思”而趨向技術(shù)性、娛樂性。社會生活的安寧、溫馨、閑適也促使人們轉(zhuǎn)向注重文學的娛樂功能。作為對曾經(jīng)過于嚴肅、單一社會使命沉重的文學的反撥,這也無可厚非。但文學的沙龍化、影視化、網(wǎng)絡(luò)化、小品化、淺俗化也帶來了“過度娛樂”和“玩技巧”的問題。當文學被腦筋急轉(zhuǎn)彎式的搞笑包圍、不動腦子的藝術(shù)泛濫時,會損害一個民族智力的健康。讀者對文學面臨“棄讀”和“讀傻”兩種無奈選擇。而“愚民”正是封建遺毒滋生、專制橫行的溫床。一個民族喪失了思考的能力和習慣是危險的,那最終會危及整個社會的發(fā)展。

      文學給思想留下了縱橫馳騁的空間,有很多問題值得深長思之,譬如:如何在“解構(gòu)”的狂歡中多一些積極的“建構(gòu)”;在人性負面展示中多一些正面的牽引;如何在沉痛的絕望中多一些溫暖的希望;如何在個人的自我撫摸中多一些憂國憂民的情懷;如何在仿制和借鑒時多一些原創(chuàng);如何在常識性故事中多一些新意;如何在追求寫作的速度和數(shù)量時多一些追求質(zhì)量的耐心;如何在輕松的寫時多一些難度;如何在懷古的幽思中多一些對現(xiàn)實和未來的民族精神進程的關(guān)注;在對歌舞升平的認同中多一些知識者的良知與正義……這一個個問題猶如一塊塊石頭,我們還在“摸著石頭過河”。要在變幻的生活流中作出深層的藝術(shù)發(fā)現(xiàn)、抵達真實,更需要仰仗思想的穿透力。“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”,就生活寫生活、為藝術(shù)而藝術(shù)、為娛樂而娛樂的“背朝天”式的寫作,往往局限于思維或材料的局限,難以超拔而出,給人以“遠近高低各不同”的精神震撼和思想提升。

      此外,人們往往認同個人化寫作,卻忽略了個人化寫作的前提:有獨立思想的個人。而所謂獨立思想顯然與對哲學經(jīng)典的簡單復制與圖解無關(guān)。個人化寫作也決不僅僅只是生物學意義上的個人的身體和隱私,它只是有靈魂有頭腦的作家的創(chuàng)作個性的自然流露。

      回頭看,沒有上世紀80年代的思想解放運動,就沒有新時期文學;向前看,新世紀文學的輝煌同樣離不開思想的支撐。對作家來說,生活的“黃土”永遠是文學的源泉,但必須用心靈去審視和耕耘,才有可能產(chǎn)生“天高地厚”的文學經(jīng)典。每一次對生活的新發(fā)現(xiàn),每一次藝術(shù)上的新突破,都以思想上的突破為先導。思想有深度,文學才有力度。

(轉(zhuǎn)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)

0

下一篇:王德林

上一篇:“龍首山”尋古

網(wǎng)友留言評論(0)
 
文明上網(wǎng) 禮貌發(fā)帖 0/300

客服電話

6111111/6666669

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六 8:30-17:00

客服QQ點擊咨詢

抖音平臺官方賬號

ly0437com

Copyright @ 2004-2019 0437.com All Right Reserved @遼源信息港|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| 中國互聯(lián)網(wǎng)聯(lián)合辟謠平臺 | 吉ICP備13002594號